一是佛教的寺庙和道教的宫观。在一些古村镇里,有时佛、道两种宗教会共存在同一建筑里,但分主祀和次祀的神。
二是清真寺、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。回族在我国的分布是比较分散且很广泛的,有回族同胞居住的地区大多会有清真寺。至于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,一般始建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。当时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了清朝的国门,强迫清朝政府允许西方传教士可以自由到内地去传教。于是,传教士便深入中国内地,到村镇里去修建教888集团官网入口堂,甚至还办起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学校和医院。
三是关帝庙。关公是忠勇仁义精神的集大成者,忠勇仁义又是团队组织要求其中的个体应具备的品质,因此关帝庙在海内外华人所在的地方广布,特别是在内地的古村镇中普遍存在。
四是东南沿海普遍存在的妈祖庙。相传妈祖是护佑船员的海神。在古代,面对茫茫未知的海上气候、岛礁、潮流、海底生物以及航行方向等条件,渔民和船员都需要借助某种信仰以带给自己勇气和定力。
本文摘自图书《阅读时光里的古村镇:从30个视角品鉴150个古乡村城镇》,余源鹏著